化學工程學系
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
招生
學習
產研
生活
新聞與活動
關於
終端課程專題競賽成果
終端課程專題競賽為本系終端課程「程序設計」學習成果的展現,學生於大三下及大四上修習程序設計課程,於此課程中先了解化工程序的規劃與設計,也開始發想各組的專題主題,確認各組專題主題後,需整合化工核心專業,藉由實驗設計或程序模擬,來驗證與評估實作成品進而模擬量產程序。 以下是專題成果。
甲醇的量產程序開發
化四甲: 張育哲、森啟恩、郭益宏、曾劭智、邱泰翔 全球暖化與能源危機是備受重視的議題,本研究提出甲醇的量產程序開發,其利用二氧化碳氫化經Cu/ZnO/Al2O3觸媒在220℃及75 bar下製備甲醇,目標產量為 10,000 ton / year 甲醇,需要原料 22,338 ton / year 二氧化碳與 3,198 ton / year 氫氣,二氧化碳作為原料能有效減緩溫室效應影響,產品甲醇能應用於替代燃料及化學廠的中間原料,此方法有助於全球的永續發展。
細菌纖維⾯膜的量產程序開發
化四乙:宋玉婷、廖涵湄、陳念萍、呂紫嫺、李哲安 隨著「環保」、「永續」的概念普及,各國政府、企業與人們也開始重視廢棄物再利用的議題,提倡以綠色生產、資源回收或再生利用等方式,達成垃圾回收、零廢棄的目標。 本研究為解決農業廢棄物稻稈對於環境造成危害,故使用稻稈為原物料,使用鹼前處理以及酵素水解之方法,將稻稈中的纖維素進行降解,並利用分解後產生的葡萄糖作為基質以及加入細菌,進行後續之產膜程序,經過十天的放置,最後進行面膜表面洗滌,即可得到目標產物「細菌纖維面膜」。此程序不僅解決農業廢棄物的危害,最後生產出的面膜也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,另外也達成了綠色循環經濟的目的。
CO2轉CO儲能產電的量產程序開發
化四甲:陳培慈、康荷雨、朱姿諭、楊柳芯貞 本專題期望藉由廢溫室氣體再利用的方式獲取能源,解決再生能源帶來的間歇性問題。本專題以DWSIM程式模擬程序。將固態電解電池(SOEC)通入CO2轉化為CO,以化學能形式儲存能量。再將CO2通入設備為250 kW、效率為60%之固態燃料電池(SOFC),把燃料氣體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。若以一年不間斷運作,預期一台SOFC將產生1.3×10^6度電力。並透過模擬的方式,找出相較於其他再生能源發電有更穩定且更具經濟效益的產電方式。
化工系辦理專題發表競賽,學生展現學習成果。